「這事兒不必我們動手,這回要叫那些不安分的賤人們瞧瞧,肚里多塊肉,能否就頂上天了。」
柳氏聽乳母說長楓身邊的丫頭懷了身孕,并沒有驚訝,也沒有憤恨,更沒有著急上火,只是攪動著碗里的飯粒,慢悠悠的吐出這麼一句。
果然,盛纮不知如何得知了此事,把長楓狠狠地訓斥了一頓。
「眼下你還沒有嫡子,怎麼能如此荒唐。」
長楓還未考中進士,盛纮盯得最緊的就是他的學業,這個時候,通房丫頭居然懷孕,如此好色不求上進,盛纮氣得發瘋,沒有林小娘攔著,盛纮結結實實地收拾了一頓長楓。
還是柳氏出面懇求,抱著丈夫一個勁兒地求盛纮寬恕,長楓才算逃脫了家法。
事情的結果,當然是懷孕的丫頭灌了打胎藥后,發配到城外的莊子上干粗活,長楓對妻子感激涕零,日后更加把柳氏視為依靠。
柳氏不費吹灰之力,掃除了障礙,震懾了院里那些想借機登高的丫頭,還成功籠絡了長楓。
低嫁到盛家的柳氏,最終還是沒有逃脫跟妾室打擂台的命運,沒有皮相優勢又無鹽的她憑借著自己的聰明和謀略取勝了。
可當初面對早已定親多年的蔣家,她為什麼會因為一個得寵的丫頭,寧愿自毀身價,也要退親,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官職不高的盛家,還要嫁個庶出的花花公子呢?
1,
柳家是絕對的書香門第清流人家,從前朝起,族中進士,舉人從沒斷過,還出過兩位從一品,三位正二品。
據說擺在柳家祠堂里有官職的牌位就是打牌九也綽綽有余了,盛纮每次談起柳家,都滿臉羨慕。
而且這位柳大人是盛纮一路從同窗,同科,同年,然后又變成了同僚,而且還是至交好友。
盛纮還動過柳家的心思,想把如蘭嫁給柳家的兒子,可惜柳家的規矩多,而且又是世代書香官宦的大家族,兒孫的婚事都是祖父直接定下的,自然沒有男丁剩下給如蘭了。
這樣一個大家族的嫡女,當然早就定好了人家,是致仕蔣閣老的嫡幺孫,跟柳家算得上門當戶對。
本來按照約定,兩人是要成親的,可不幸的是,蔣家所在的地方鬧了瘟疫,蔣閣老的兒子,也就是柳氏要嫁的蔣公子的親爹去世了,作為兒子的蔣公子要守孝三年,婚事也就耽誤了。
柳家也很好說話,為父守孝本是理所應當,柳家也愿意再等三年,等到孝期一過,就讓孩子成親。
可那個蔣公子守孝還不閑著,竟然在守孝期間跟丫頭茍且,還生下了兒子,還被柳家打聽到了。
柳氏的母親也是大族出身,生平最敬重禮節,一聽說這事兒,氣得不行,還特意跑了趟蔣家詢問。
可蔣家人雖然賠禮道歉,也愿意追加聘禮,但對于那個丫頭和孩子卻沒有實在的說法。
柳家便不想嫁女了。
第一,這蔣公子孝期都能做出這樣的事情,明顯是不孝無德之人,人品和自制力都不行。
第二,與丫頭茍且也就算了,居然連孩子都生出來了,足見蔣家的家規不嚴,至少蔣夫人肯定對兒子溺愛放縱,攤上這麼個婆婆,婚后的麻煩可不小。
第三,柳家都上門理論了,蔣家只是賠禮道歉,追加聘禮,也沒說個去母留子啥的,估計那丫頭頗有幾分本事,讓蔣公子愛惜的不行。
這三條列出來,就算是嫁過去占著嫡妻的名分,估計日子也過不好,還不如趁早調頭。
「不嫁就不嫁,柳家這樣的人家,閨女會嫁不出去?」王氏滿嘴譏諷,她實在不想給庶子攀上個這麼好的岳家,何況長楓還是林小娘的兒子。
是呀,柳家是名門望族,為什麼會倒追盛家這樣家世單薄,還是個庶子出身的長楓呢?
2,
柳家跟蔣家定親是眾所周知的事情,現在要退親,雖然理虧在蔣家,可柳家卻說不出口。
柳家和蔣家幾輩子的交情了,就算做不成親家也不好結仇了。
兩家的親事要是黃了,柳家若想撇清自己,只能說出蔣家公子的不孝行徑,如此一來,那蔣家公子的前程就毀了,可若是不宣揚出去,那破除婚約的錯處就在柳家,那柳家小姐想要再說親事也難了。
所以柳家只能私下尋找女婿候選人,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柳家為什麼選擇盛家,而且只求一個庶子?
經過蔣家的事情,柳家覺得表面上風光的大家族,大多內里污糟繁瑣,柳大人跟盛纮是至交好友,自然也清楚盛家的門風清白,規矩簡單,兒孫守禮規矩,可盛家的嫡長子已經娶妻,剩下的兩個庶子中,只有長楓最合適。
盛家的庶子,能娶到柳家這樣名門望族的嫡女本就是高攀,自然也不會對柳氏過于苛責。
何況有柳家這樣強大的娘家靠山,又有盛纮對好友拍胸脯的保證,柳氏在盛家也不會受欺負,比那明知道是白受罪又沒地方喊冤的蔣家好多了。
柳家的嫡女嫁給盛家的庶子,對盛家還說是撿了個大便宜,為了促成這門親事,盛家必須想出一個對三家都好的主意。
「這親事可行,柳家三姑娘的人品是沒的說,是個持家良婦。你回頭就去問八字,若合適的話,我親自上門提親」。盛老太太明顯對這門親事很心動。
「這親事既然要結,就要做得漂亮。
就對外頭說,我實在喜歡柳家閨女,所以明知道是高攀,也厚著臉皮上門求娶。
然后讓柳家故作為難一下,叫蔣家自己出面,尋個守孝之類的借口,說怕耽誤了人家姑娘,把婚約取消了,這樣外頭也有個說法。」
蔣家本就理虧,雖然失了一樁姻緣,但保住了蔣家的名聲和蔣公子的仕途,他們肯定樂意。
「這事兒難免有人議論,咱們吃點面子虧,讓柳家把臉面做足了,他們念著盛家的好處,以后自然會多多提攜長楓。」
結婚就像找幫手,找個會持家過日子的老婆,對仕途有幫助的岳家是每個入仕男子的夢想,長楓也不例外。
柳氏家族當官的不少,就算官位不高,好歹人多力量大,將來等長楓入仕,也能有個靠山。
這個親事對雙方都有利,柳家圖盛家門風清白,女兒嫁過去不受氣;盛家圖柳家官宦世家,以后能幫扶長楓的仕途,彼此都滿意,共贏。
可長楓是個喜歡風雅的男子,也愛嬌滴滴的美嬌娘,雖然明知道柳氏有諸多好處,可聽聞了她的樣貌后,就心不甘情不愿了,婚后的柳氏依舊要跟那些美艷有心計的丫頭們斗智斗勇,可這次她為什麼不怕了呢?
3,
柳氏之所以跟蔣家退親,不是因為她懼怕那些靠樣貌爭寵的丫頭,而是蔣公子和蔣家不堪得很。
孝期內茍且生子,不但是蔣公子的人品不幸,整個蔣家的門風都不行,這樣的人可以說是沒得救了,就算婚后約束也沒用,何況蔣公子還有個溺愛縱容他的親娘。
盛家就不同了,長楓雖然也喜愛美色,可盛家的門風在那,盛纮的威嚴在那,他也不敢做出什麼過分的舉動,最多陪通房丫頭的時間多了一點而已。
長楓考舉人時,盛纮把他房里的丫頭都趕到外面,考中了才能放回來,考不中就把丫頭們發配到莊子上去,結果長楓像打了雞血一樣,一下就考上了。
且長楓并沒有寵愛自己的親娘在旁邊護著,他是個庶子,親娘早就被關在莊子上,還不知道啥時候能回來,嫡母對他也沒好感,自然不會為她撐腰。
所以,柳氏只要在禮法上拿得住,盛纮就會支持她,甚至替她出頭,王氏雖然不幫忙,但也不會壞事。
打罵懲罰長楓,趕走出格的通房丫頭這樣的「壞事」都由長輩做了,柳氏要做的只是安慰受傷的長楓,順道再接回兩個安分點的給他,長楓自然會對這個「懂他,疼他,對他好」的妻子感恩戴德。
長楓是個耳根子軟,性子柔弱,又沒什麼主意的人,以前他就只知道聽親娘的話,在離開親娘的這幾年中,他別無依靠,現在又有個疼他愛他管著他的妻子,他自然會如同兒子依戀母親般依戀柳氏。
把老公當兒子寵,肯定不行,但把老公當兒子管著,沒準兒是一種很融洽的夫妻相處之道。
4,
都說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,它甚至可以決定女人的一生,所以嫁人一定要謹慎,慎之又慎。
對柳氏而言,如果嫁到蔣家,面對那樣的丈夫和婆婆,她就算再冰雪聰明也會過得苦不堪言,還好父母是疼愛她的,冒著有損家族顏面的風險也幫她再尋婆家。
低嫁盛家的庶子,雖然名聲上沒有嫁入大家族蔣家好聽,但實惠卻是實實在在的,有娘家依靠,有長輩幫扶,有主意拴住丈夫的心,這樣的婚姻,即便沒有愛情,用心經營下去也不會太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