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所周知,明蘭從來沒有高攀顧廷燁的心思,只想找一個門當戶對的人家過完一生,是顧廷燁看中了明蘭,通過一系列手段把明蘭搶到手,期間明蘭也曾掙扎拒絕過,可是在顧廷燁的陰謀詭計之下,明蘭不得不答應這門親事,表面上看起來顧廷燁一直試圖爭取明蘭的同意,實際上外頭都把顧、盛兩家的親事傳遍了,明蘭早已無路可退。
最重要的是,盛家除了盛老太太還在堅持以外,所有人都贊同明蘭嫁給顧廷燁,甚至是疼愛了明蘭多年的華蘭,都在幫著撮合,借品酒的名義,把明蘭引到袁家與顧廷燁相見,這種情況下明蘭只有答應親事這一條路能走,不過華蘭幫著顧廷燁算計明蘭同意這門親事,事后明蘭為什麼不生氣,繼續與華蘭親密無間呢?
其實明蘭與華蘭的感情看起來并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好,華蘭雖然同情幼年喪母的明蘭,但這并不妨礙她利用妹妹達到目的換取好處,比如華蘭小時候把明蘭接回葳蕤軒照顧,除了是同情明蘭以外,還是想著讓這個庶妹去壽安堂,免得被墨蘭得到盛老太太的疼愛,將來在老太太面前說華蘭的壞話。
後來華蘭瞧著明蘭機靈,喜歡之中也多了幾分真心,不過當她聽說袁文紹的頂頭上司顧廷燁有意與盛家結親之后,如蘭不行就毫不猶豫就將明蘭推了出去,告訴王氏務必保住這門親事,自己則違背盛老太太的意愿,安排明蘭與顧廷燁私下見面,雖說顧廷燁本就是沖著明蘭來的,但華蘭并不知曉,安排見面是為了讓顧廷燁看到明蘭的美貌。
做完這件事情華蘭也難過了一陣,擔心盛老太太會疏遠自己,但是她并不后悔,如果重來一次,華蘭還會這般選擇,要是顧廷燁看上的人是她一母同胞的嫡親妹妹如蘭,華蘭也會毫不猶豫把人推進侯府,因為她真的太需要一個靠山了,出嫁這麼多年,華蘭在袁家早就忍夠了,要不是為了弟弟妹妹,她絕不會如此忍氣吞聲。
原來華蘭會拿自己的陪嫁填袁家的窟窿,既不是無能也不是軟弱,而是想為家中尚小的姊妹掙個好名聲,畢竟在那個時代,嫡長女就是一整個家族的標桿,她要是傳出什麼不好的名聲,就會帶累明蘭、如蘭和墨蘭三姐妹,所以明明有一身宅斗本事的華蘭,硬生生扛下婆婆和妯娌的刁難,就等著妹妹們都出嫁那一天。
誰能想到,華蘭保持了多年的賢良名聲,被墨蘭和梁晗的緋聞影響大半,如蘭和文炎敬又在顧廷燁眼皮子底下見面被看到,要是這樁婚事再不能成的話,華蘭多年的努力就功虧一簣了,那她隱忍多年還有什麼意義?所以不管嫁哪個妹妹,華蘭都必須留住顧廷燁這個妹夫,這樣日后她也有機會在袁家翻身。
人精一樣的明蘭自然清楚華蘭的處境,也理解她身為嫡長女的責任,若是易地而處,明蘭可不能保證自己會像華蘭一樣忍氣吞聲,反正她知道這個圈套是顧廷燁設下的,華蘭推波助瀾后還要飽受內心的自責,明蘭當然不忍心苛責,反而十分心疼大姐姐,婚后沒少給華蘭撐腰出主意,幫華蘭一點一點在袁家掙回應有的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