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文/蘭媽談育兒
經常聽很多家長說:「生女兒真好,女兒乖巧懂事,比養兒子是省心多了」
可事實上呢,男孩女孩都是一樣的
我們養育孩子的終極目標,也是為了孩子將來可以擁有更強的生活能力、更高的生活質量
那一個孩子如何才能擁有這樣的能力呢?我們首先要認清一個現實:
沒有天生的精明能干,只有后天不斷創造的才華與價值
如果我們想要給孩子更好的投資教育,那所富養的也一定是有利于孩子成長的好條件

01
「富養」陪伴
好的教育從來都沒有統一的標準,但陪伴卻是每個孩子都需要的成長養分
遇到過這樣一位媽媽,她和女兒的關系就像是姐妹一樣無話不談
我曾羨慕地向她求教:「您是如何把孩子教育得如此優秀」
媽媽也平靜地告訴我:「在教育孩子方面,我并不是有多麼擅長,但我會把工作之外的所有時間都用來陪伴孩子」
現在想想,陪伴確實是我們養育孩子最需要的營養劑,也是我們能和孩子處好親子關系的發展捷徑
老家有個親戚的兒子,上個星期在學校和同學打架被喊家長了
可男孩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并沒有在家,辦公室里男孩也孤零零地站在角落里
直到老師打電話給外地的父母,男孩才抬頭期待些什麼

結果,電話里的父親只是淡淡地說一句「我們也沒在家,找他奶奶吧」
聽到這樣的話,男孩也不知道哪里來的勇氣,接過電話就對爸爸諷刺說:「好的,爸爸,以后就算是在外邊打架被打死了,我也不會再跟你說一個字」
聽到孩子如此說話,爸爸也覺得心煩意亂,草草地安慰幾句后就掛斷了電話
等到晚上再次打視訊時,爸爸一邊喝悶酒、一邊對孩子說:「到底是怎麼回事?為什麼我們現在一說話、關系就那麼差了」
沒想到,男孩直接反問道:「那麼你呢,我最需要你們的時候在哪里,不需要你們的時候又反過來不停挑我的刺」
其實,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如何,答案也藏在陪孩子多少的時間里
經常見到很多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出去打工,等到孩子上初高中后再回去照顧孩子

事實上,孩子最需要安全感的階段就是10歲以前
如果孩子在需要陪伴的時候父母遺憾錯過了,那缺失的陪伴以后花再多時間和心思都是無用的
還有一個學習一直位居年級前三的女孩,她是我舅舅家親戚的孩子
一直以來,聽說女孩在學習上從來沒有讓父母操心過
當我有幸見到這個女孩問她學習秘訣時,她卻告訴我:「我最大的學習秘訣就是有一個好媽媽,不管發生了怎樣的事情,她都是那麼的溫柔,也會用理解、陪伴、還有寫信的方式,把所有矛盾都化解了」
女孩媽媽也告訴我:「我不會輔導孩子,也不知道如何教育,能做的就是好好陪伴,保證好孩子的最基本生活質量,也幫助她養成好的成長習慣」
可見,好的成長能量就是陪伴,并不是父母給孩子提供多麼優渥的物質富養
你現在肯花時間多陪陪孩子,那孩子將來也會在父母身上多花時間陪伴
02
「富養」傾聽
每一個聰明伶俐、品學兼優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,他們背后都隱藏著一個傾聽標配的父母
有那麼一個階段,女兒很叛逆
我跟她之間幾乎就說不成話,親子關系也一度陷入危機
特別是每次只要一說起學習的問題,女兒就變得異常煩躁
她不是吵著鬧著說「我不學了」,就是大聲反抗地讓我滾,不要和她在一個房間
這件事讓我很無助、也特別沮喪
不得已的情況下,我只好向認識的一個心理老師求助
結果卻發現,原來和女兒關系破裂的主要原因竟然是在我自己的身上

一直以來,為了女兒的學習有所長進,我都會盡量為她提供好的物質條件
比如,幾千元的家教機、和打印機說買就買,在學習方面也是盡最大的能力去投資
可走過一段路后卻發現,對孩子學習最好的方式也不是富養投資,而是多傾聽理解
再回到親子關系惡劣本身
因為對孩子學習的投資越多,心里也對學習的回報要求越高
當女兒的學習沒有達到理想標準時,潛意識就經常會拿投資過的家教機、打印機,還有各類輔導資料說事
就這樣,隨著嘮叨和抱怨的聲音越來越多,我和女兒之間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
我抱怨她學習不上心-她煩我說的話太多-兩個人陷入對各自不滿的礙眼
一開始因為這件事爭議時,女兒不反抗、也不理會,可等過了一段時間就慢慢變得易怒易躁
心理老師也提醒我,想要改變和孩子之間糟糕的親子關系,最不可缺的就是打開和孩子溝通的心靈窗戶

從那以后,我放下了急躁,也不再天天追著女兒學習寫作業
當我做什麼事情都問「怎麼樣,你覺得這件事還需要怎麼做」,說什麼話也都問:「喜不喜歡?還有什麼建議沒有,你放心說出來,我認真聽著」時,我和女兒之間的關系就變得緩和多了
結合孩子渴望被理解的心理,我也漸漸明白了,每一個叛逆孩子的心底都有一個聲音
只要我們耐心去聽一聽,孩子肯放開心扉說一說,那最后就會建立起和諧的溝通氣氛
還有個朋友,她在忙工作的時候女兒在旁邊喋喋不休地分享各種新鮮事兒
媽媽在一旁一會打電話、一會給客戶發語音,對女兒的話根本置之不理
等到忙完之后,媽媽才想起來問孩子:「你剛才說了什麼?」,可此時的女孩已經沒有分享欲望了
她只是淡淡地回應一句:「沒什麼」
可見,好的親子關系是在于一個愿意分享、另一個又恰好在認真傾聽
這也是我們富養孩子的基本標配

03
「富養」信任
父母才是孩子成長中的第一任老師,也是最重要的影響人
有一個上高中的女孩,她寫信給最好的朋友,分享她搬了新家,也擁有了屬于自己的獨立房間
可這種幸福并沒有持續多久,媽媽擔心女兒有了獨立房間就不好好學習,特意在房間裝上了監控設備
女孩放學回家得知這件事情,第一時間就反抗說:「憑什麼在我房間安裝監控,這是隱私你懂不懂」
媽媽不以為然,還不滿女兒的反抗,生氣地怒懟說:「你都是我生的,還有什麼是媽媽不能看的,一個十幾歲的丫頭能有什麼隱私,我能告訴你這件事就已經夠尊重了」
結果呢,母女倆又因此爆發了激烈的爭吵
講到這里,又想到另一個男孩
這是一個從小到大就沒有讓父母操心多少的孩子,不管是學習方面、還是和家長的親子關系一直都保持得不錯
上國中時,男孩喜歡打籃球,媽媽幫他報了一個訓練班
可男孩的身高比較矮,再加上沒有基礎,經常被隊友嫌棄,老師也認為男孩沒有打籃球的天賦
媽媽知道這些事很是沮喪,但她并沒有把這些負面情緒表現在孩子面前
有一天,籃球教練又找到媽媽,告訴說:「您的孩子頭球技術幾步為零,在班里是屬于比較落后的」
男孩看到媽媽一臉凝重的表情,有些忐忑不安
他小心翼翼地問媽媽:「怎麼了,是教練說了什麼嗎」
媽媽先是露出微笑,然后認真地對男孩說:「教練剛才和我聊了聊,他說你最近的進步很大,特別是基礎能力掌握得越來越好了,接下來頭球技術就是我們努力的目標」
男孩聽后動力滿滿,對著媽媽自信地說:「放心吧,我一定會更加努力」
不久后,男孩在媽媽的鼓勵下逆風前行,還在一次比賽中打出了漂亮的頭球
在贏得勝利的那一刻,男孩激動地抱著媽媽說:謝謝您,我知道我并沒有那麼優秀,如果不是您的鼓勵和信任,我做不到現在的優秀」
原來,男孩什麼都知道,也能感受到基礎能力差的無能為力
可看到媽媽如此信任自己時,骨子里的勇氣就被激發了
這就是信任孩子的「富養」力量,你讓孩子認為他們值得被信任,那孩子也就有了破繭成蝶的勇氣
唯有如此富養,孩子才能在成長路上獲得更多超越自己的勇氣與信心

那麼,關于長大后有能力的孩子富養條件,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?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!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