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治療類風濕關節炎?
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采取藥物為主其他為輔的綜合性策略。旨在減輕癥狀、防治關節畸形、減少殘障發生,改善生活質量。

1. 藥物治療:分為改善癥狀和控制病情兩大類。改善癥狀藥物有非甾體抗炎藥、糖皮質激素,可減輕關節疼痛。改善病情的藥物具有一定免疫調節或免疫抑制作用,如何使用應尋求專業醫生幫助。這一大類藥物僅能控制一部分患者的病情。對于常規免疫藥不能控制的類風濕關節炎,應升級使用生物制劑或口服靶向抗風濕物,使用前應咨詢專業醫生評估用藥的風險效益,有活動性結核、活動性乙肝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應暫緩使用。
2. 物理治療:物理治療師可以設計鍛煉計劃,幫助改善關節穩定性、減輕疼痛和改善運動功能。
3. 手術:關節畸形者,部分需要手術。在當前類風濕關節炎治療策略是達標治療,做到達標治療的患者一般不需要手術。
4. 生活方式管理:包括體重管理、健康飲食、戒煙和減少酒精攝入等。
治療類風濕關節炎需要與醫生密切合作,制定適合個體情況的治療計劃。
早期診斷和治療對于減緩疾病進展非常重要,因此如果您懷疑患有類風濕關節炎或有相關癥狀,建議咨詢專業的風濕免疫科醫生。
本文指導專家: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 主任醫師 陳小奇
來源:科普大講堂
責編:夏天
編審:王俊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