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水表面的薄膜,是「灰塵」還是「茶變質」了?喝了這麼多年才知道,聽專家說說
2023/08/17

為什麼茶葉水放久了,表面會有一層油膜,在光照的情況下還會呈現彩色狀,稍微碰動這層膜還會裂開,那這樣的茶還能喝嗎?對于茶水中憑空出現的油墨,有人猜測它是農藥殘留,因此很多人在看到后都會將茶水倒掉,而有的人則認為這是炒茶時留下的油,喝了也不會對身體有影響。

但據相關專家表示,目前所使用在茶樹上的農藥大多都是溶質性農藥,這種農藥并不溶于水,所以也不可能溶在茶水中,而一些水溶性的農藥,即使在溶解后也不會形成油膜。此外,在炒制茶葉時,雖有部分會使用到制茶專用油,但這種茶油基本不會在茶水中被泡出來。

不是農藥殘油,也非茶油,那這層油膜到底是什麼?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?在科學家通過精密儀器分析后發現,這層看似簡單的油膜凈是由空氣、茶多酚以及碳酸鈣離子等成分在茶水表面相互作用形成的。

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,其實有以下幾個原因:

一是水質。水中的鈣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是茶膜形成的主因。由于茶葉中含有豐富的多酚類等抗氧化物質,若大家在泡茶時選用水質較應礦物質含量比較高的水源,水中的礦物質在接觸到茶中的抗氧化劑和物質時會發生反應,從而在茶水表面形成薄膜。

二是氧氣濃度。早先曾有科學家嘗試在氮氣環境中泡茶,發現并沒有茶膜的情況出現。可見,只有在有氧環境下,水和茶葉中的物質才會發生反應,形成我們肉眼可見的薄膜。那它會影響身體健康嗎?這層油膜其實也叫茶暈或糖暈,它們多出現在熟譜巖茶中出現。從本質上來說,這種茶膜只是依附在有機物表面上沒有溶解的小顆粒,并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危害。

不過,茶膜的出現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我們飲用。要想避開這種情況,我們可以將泡茶的水換成軟水,即不含富含較少可溶性鈣、鎂化合物的水,比如礦泉水和蒸餾水等。另外,據不少專業愛茶人士表示,其實用軟水泡茶除了能夠減少茶膜發生,其茶湯顏色也會更加清亮香醇。

此外,我們還可以采用加橙汁、檸檬汁等方法來去除茶膜,這是因為酸性液體混合鈣這類堿性物質中和,從而避免茶膜的形成。不過,這并不代表這層膜就不存在了,它只是在酸的作用下隱身了。

現如今,喝茶已經發展為一種健康養生的方式,雖然喝茶對身體有諸多好處,但在飲茶的時候我們也要注意,最好不要喝60攝氏度以上的熱茶,避免有損口腔和食道黏膜,導致水泡或沖洗的情況發生。而且茶葉中的茶多酚和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耐熱性很差,開水沖泡很容易破壞其成分。

這也是為何如今冷泡茶會逐漸流行重要原因。

另外,很多人都有飯后一杯熱茶的習慣,但飯后立即飲茶其實并不可取,因為茶葉中所含有的鞣酸會和鐵元素結合,從而阻礙人體對食物中鐵元素的吸收,長期以往會引發貧血。

那生活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喝過有油膜的茶水呢?

用完濕巾,記得把蓋子拆下來,放在衛生間特別實用,都看看吧
2024/01/15
泡海帶時,不要直接下水泡,多加2樣東西,10分鐘泡還好沒腥味
2024/01/15
煮餃子,怎麼煮才勁道好吃?記住4點,不破皮不露餡,特好吃
2024/01/15
定期存款要到期的,一定去做三件事,否則就不是利息損失那麼簡單,不知道的虧大了
2024/01/15
出門前,記得用鑰匙碰一下門把手,很多人不知道咋回事,看完漲見識!
2024/01/14
今天才知道,羽絨服領子上的這塊布,還有如此神奇的「用處」,早知早受益
2024/01/14
牢記買房4個原則:買南、買邊、買三、避四,基本就不會選錯房
2024/01/11
「天收人,有跡象」:老天要帶人離開,會降下這5種征兆!
2024/01/10
洗衣粉里加點白醋,作用太厲害了,解決家家戶戶大煩惱,省時又省錢!快看看!
2024/01/10
才發現,馬桶堵了,用這2招,輕松搞定,再也不花冤枉錢,可惜都不知!
2024/01/10
拉鏈一邊壞了先別換,用這個辦法快速修復,不留一點痕跡
2024/01/10
手機電池發燙不耐用?教你關閉手機這些開關,電池耐用不發燙
2024/01/10
家里「灶台」易變臟?只需1根「香蕉」,立馬潔凈如新,太厲害了
2024/01/10
凍肉千萬別再用開水泡了,學會這招,幾分鐘就能全化開,簡單又方便
2024/01/10
如果你家房子有這5種現象,恭喜了,很容易出貴人,馬上要走大運了
2024/01/09
電熱水器一直開著好,還是隨用隨開好?聽聽專業維修師傅怎麼說,別再做錯!
2024/01/08
掃了30年的地才發現,塑膠袋套在掃把上,家家戶戶的難題就解決,早學會早受益
2024/01/08
臥室大床萬萬要擺放成這樣,暗喻越住越富裕,懊悔沒早聽說
2024/01/07
才知道,原來清洗毛巾這麼簡單,水里撒一把它,搓一搓,潔凈如新,趕緊看看
2024/01/07
塑料瓶上插幾根竹簽,放在家里省錢又實用,超市買一個要幾十元!
2024/01/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