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常生活中,電熱水器確實給我們帶來很多方便,只要想隨時用到熱水,就需要把電熱水器常開著,電熱水器這就讓有的朋友覺得這樣做太費電了,尤其在白天上班家里沒人,電熱水器根本用不到,一直通電保持水溫……那麼,到底是24小時一直通電,還是用熱水時再開更省電呢?如何使用更安全?
在解釋電熱水器的使用如何省電的問題前,我們需要搞清楚電熱水器的工作原理:電熱水器的構造核心是內膽、加熱管和鎂棒。接通電源后,加熱管發熱,水溫逐漸升高,當水溫達到預設溫度后,比如說75℃,溫控器檢測到這個溫度,加熱管會停止加熱。
這時候假如我們使用了熱水,水箱里的水流出變少,冷水就需要續滿水箱,水溫會因為冷水的注入而降低,然后再次被溫控器檢測到,加熱管會重新進行加熱。
假如我們這期間沒有使用熱水,并且一直通著電,那麼,電熱水器就會變成保溫狀態,以較低的功率發熱,把水溫控制在預設溫度,水溫就不會下降。
假如我們不用熱水,并且關掉了電源,這時候電熱水器會依靠內膽、保溫層對水進行自然保溫。至于保溫效果好不好,水溫的下降速度快不快,那就跟環境溫度、電熱水器的保溫能力有關了。
在了解電熱水器的工作原理后,再來說說24小時開著跟使用之前再打開的區別
24小時開著的電熱水器,一天的耗電量=加熱耗電量+保溫耗電量;用之前再開的電熱水器,一天的耗電量=加熱耗電量+再次加熱的耗電量。
假設電熱水器的參數一致(容量50L,額定功率1800W,能耗系數0.7),而且一天的用水量一樣,那麼兩者在加熱時所產生的耗電量就可以抵消掉,那麼兩種方式的耗電量區別是:
24小時開著電熱水器,保溫24小時的耗電量為1.085度(實際會再低一些,因為還要扣除加熱的時間,保溫不夠24小時)。
用之前再開的電熱水器,因為沒有保溫,所以水溫在斷電情況下會自然下降,一天內大約下降5-10℃(視乎電熱水器的保溫情況和環境溫度),再次加熱所需要的時間約為10-20分鐘,所需功率約為300-600W,耗電量則是0.3-0.6度電。
顯然,電熱水器用之前再開,的確比24小時開著更省電。
至于具體能夠省下多少電,就得看電熱水器的具體參數了,以上面說的參數為例,其實電熱水器用之前再開,每天只比24小時開著時多省下0.4-0.7度電而已。
上文已經詳細對比了兩種方式的區別,那麼,我們平時在家該怎麼使用電熱水器呢?針對普通家庭使用電熱水器,建議這樣做:
一、外出時間超過一天以上的情況,建議將電熱水器斷電;因為使用頻率低,關掉更省電。
二、只是洗澡才用電熱水器的話,在洗澡前一小時打開即可。洗完澡之后再關掉,電源的開關也關掉,這樣也比較省電。
三、適當地調節溫度開關,在冬天的時候,我們可以適當地把溫度調高一些。到了夏天的季節,我們就可以把溫度調得稍微低一點,這樣也是可以達到一個省電的目的。
四、電熱水器使用2-3年一定要進行一次深度清洗。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,電熱水器內壁和加熱棒上的水垢會越來越厚,加熱效率越來越低,也越來越費電。